美国大选靠社民会议走基层

在大选期间,总统候选人们需要举办几十场甚至上百场这样的“社民会议”,接受来自群众们的自由提问,它是美国总统候选人大选期间必走的一道程序。

阅读全文
MapleRecall 作者:王昌改

本文系「美国大选关键词」系列第24篇,关键词:社民会议。本系列将持续更新,直至美国大选结束,敬请关注。

2015年12月22日,希拉里·克林顿在加州一个小县城的社区艺术中心举行了一场七百多人的社民会议,这场会议的主题是“阿茨海默症”。而在五天前,希拉里刚在爱荷华州的MASON市举办了一场小型的社民会议,就公众提出的退伍军人、枪支管制等问题作出了回答。

社民会议(Town Hall Meeting,又译:市政会议)其实是美国公民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美国地方政府每年都会定期举行的一次非正式公开会议。这种会议通常比较轻松、愉快,市民们可以谈笑风生,畅所欲言,对城市中出现的任何问题进行公开辩论,与官员进行面对面交流,对政府工作提出质询。

在大选期间,总统候选人们需要举办几十场甚至上百场这样的“社民会议”,接受来自群众们的自由提问,它是美国总统候选人大选期间必走的一道程序,候选人必须通过这种方式走基层,深入人民群众,倾听百姓心声,了解基层老百姓真正在关心什么,以便收到来自选民们更好的反馈。而市民们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对总统候选人有个全方位的认识,因为这不是正式会议,无需正襟危坐,说些冠冕堂皇的话。

这样的会议对于候选人们支持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总统候选人最后进行的第二场电视辩论一般会选择“社民会议”的形式,地点会选择某个州的某个大学里,来自当地的普通选民坐在辩论现场,直接向候选人提问,这样的形式很考验候选人们的随机应变能力。2008年奥巴马和麦凯恩在进行第二场电视辩论后,据美国有线电视网CNN在辩论后所作的民意调查显示,奥巴马支持率领先麦凯恩8个百分点。2009年奥巴马在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时,就曾与上海复旦大学的同学们来了一场这样的“市政厅式”的互动。

2016年2月5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马可·鲁比奥在佛罗里达州的社民会议上。/AP

虽然说社民会议在美国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但它是最近才成为美国大选的一部分形式。美国历史上最早的社民会议出现在马萨诸塞州的多切斯特小镇。这个小镇1633年10月8日的一份纪录显示:每个周一种植园的居民们都应该聚集在会议室结清一周的订货量,每个人都应该不受约束和阻力地畅谈。

因此在383年前,这个新英格兰小镇同意每周召开一次会议讨论他们社区所面临的紧要问题。这些小镇会议体现了美国人高举的参与式民主:全体公民聚集在一起,经过讨论或者投票达成共识。从那时起,它就逐渐成为美国民主和地方管理模式的一个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社民会议”逐渐代指社区公民对任何主题讨论的论坛。在18世纪的Vermont州,人们常常讨论的热点包括是否可以让猪乱跑、是否允许天花接种疫苗,以及什么样的商品或者工作需要上税。

1977年3月16日,卡特总统出席了马萨诸塞州克林顿市的市政厅会议,这对于现任总统来说是比较新颖的事情。在这一周的时间里,《时代》杂志称“这是极不寻常的一场见面会,对于卡特来说很成功,它让美国人,即使是那些没有投票给他的选民感受到——他就是人民的总统”。但后来的里根和老布什没有进一步使用这种总统互动的新模式。到了1992年的大选,比尔·克林顿在大选中使用这种方式来推广他的政见,克林顿举行了多场电视“社民会议”,其中一场是在MTV针对年轻选民。他的第二场和老布什总统的辩论便是采用了社民会议的形式。这种形式也很好地将克林顿的长处表现出来:即兴发言、充满同情心的交流、与观众互动。这一传统沿袭至今。

大选的社民会议和最初的社民会议不太一样。以前的社民会议是直接民主的形式,而现在大选的“社民会议”更像是代议制民主。尽管如此,它依旧保留了公民主义的参与感。

菜单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