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美国大选关键词」系列第29篇,关键词:基督徒。本系列将持续更新,直至美国大选结束,敬请关注。
美国宪法没有规定说总统一定要信基督,但是拥有宗教信仰的候选人才能当选总统无疑是美国选举中的不成文规定。为什么没有信仰就不能当总统?这还得从三百多年前的新移民说起。因为美国虽然实行政教分离原则,但却是以宗教立国的。
1620年,在欧洲大陆备受迫害的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来到美国时,在船上签署了一份文件,里面的内容便是以上帝的名义起誓。
“为了弘扬上帝的光荣、推广基督教义以及弘扬我们君主和祖国的荣誉,我们经历了一次远航,计划在弗吉尼亚北部建立第一个殖民定居点,我们所有人在此庄严地聚集在上帝的面前,为了更好地维持公共秩序、保持和发展上述目的,签立盟誓,将我们自己归入一个民治政体,在这种精神指引下,每隔一段时间,颁布、制定和规划这些公平和平等的法律、政令、法规、宪法以及行政机关,这是最符合定居点大众福祉的手段:我们都起誓完全尊重和服从这些法律、政令、法规、宪法以及行政机关。”
这无疑影响了其后美国开国元勋们的建国原则,”在美国《独立宣言》的签署中,尽管有一部分开国者是自然神论者,但绝大多数都是基督教徒,即基督教经典教义的信奉者,他们认为:“宗教是合众国的道德伦理基础,如果没有宗教信仰,那么这个共和国很快就会土崩瓦解。
1789年,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在进行总统就职仪式时手按圣经,并在最后说道:“我宣誓,上帝助我。”过去两百年间的总统们都沿袭了华盛顿的这一就职传统。虽然历任总统信仰教派各异,但无一例外都是基督徒,除了唯一一位信仰罗马天主教的肯尼迪。
英国作家GK Chesteron称:美国作为和英国一样是一个具有教会精神的国家,而我们总希望我们的首相或者总统能作为某种道德指导。2000年当选美国总统的小布什是这其中最具有宗教热忱的总统之一,他说自己的每一天都是从跪着做祷告开始。年轻时候的他酗酒成性,正是信仰帮助他戒了酒,走上了总统之路。不管布什在美国总统史上处于什么地位,他无疑会让全国人民重新思考宗教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宗教信仰影响着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根据美国皮尤研究2000年的一份调查显示,高达70%的人希望他们的总统“笃信宗教”。而根据盖洛普2015年6月的一份调查显示:58%的美国人不会投票给一个没有信仰的总统候选人。显而易见,不信教的人根本就没有办法进行选举,而那些总统候选人们也在或公开、或旁敲侧击地声称拥有基督信仰让他们更有资格成为候选人。
在2016年进行的大选中,共和党候选人卡莉•菲奥莉娜在爱荷华州的一次演讲中说道:“我认为人们应该有信仰,无论他们信仰什么。虽然我是一个基督徒,但是我相信有信仰的人更有可能成为一名好的领袖。因为信仰使人谦卑、乐观、富有同情心。”
而现在风头正旺的马克•卢比奥则说:“当《圣经》和民法发生冲突时,上帝的规则总是赢的。”
就连满嘴跑火车的川普,也要经常挥舞着《圣经》说:“这是我最喜欢的书。”